Tag Archives: 敏卓林堪千

有關金剛薩埵灌頂~敏林堪千法王開示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今天晚上,由於喇榮五明佛學院法脈傳承的分支,亦即在主辦單位—地藏講堂的邀請之下,我們今天能夠於殊勝法脈的結合下(喇榮五明佛學院法脈、敏卓林法脈)同聚一堂,敝人在此感到非常歡喜,於此,謹以吉祥如意、札西德列向大家問聲好。

由於地藏講堂為喇榮五明佛學院傳承的分支,而敝人( 怙主 敏林堪千法王)衷心隨喜五明佛學院之教育事業,以是之故接受邀請,進行今日之傳法。

何以敝人衷心隨喜喇榮五明佛學院呢?於我而言,敝人所負責的敏卓林佛學院與喇榮五明佛學院兩者皆同屬於佛學院的性質,而喇榮五明佛學院,可以說是佛學院中的典範。

何以說喇榮五明佛學院為佛學院中之典範呢?於此世界,雖有許多的寺院,然而喇榮五明佛學院不僅止是一個宗教的機構而已,它是所謂的「教育的寺院」。其主要是以學習佛陀的經論與教典為主,此外,受教人數眾多、教學的品質與內涵優良且扎實,法脈弘傳殊勝與廣大,以是之故,成為我們佛教界的典範其,亦是吾等所應學習的對象。

教育學習對所謂的學佛修行之人乃至於普羅大眾而言,都是非常重大與重要的。任何人倘若沒有接受應有的教育學習,則此人與動物的分別,只是在於其一是站著,而另一為趴著罷了。尤其我們是學佛修行者,乃至於出家修行之人,如果學佛修行之後沒有得致應有的(佛法)教育,就無法產生任何的功德。

我們都必須透過教育學習,以讓我們領會、了解並學會特別的專業領域,如此,我們才能有所謂的(專業)優異於一般人,而能夠為自他帶來利益。對我們而言,任何一個所謂的教育學習的寺院、或教育學習處,特別是傳授佛法處,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要向各位傳授的是金剛薩埵灌頂。金剛薩埵的傳承及其相關的法類非常的多,而今天要向各位傳授的這個金剛薩埵灌頂,是由大伏藏師,也就是敏卓林的開山傳承祖師 (德達林巴尊者),其由伏藏所取出來的金剛薩埵法類。

倘若問:以金剛薩埵為本尊修持,具有何功德利益?要知道:以金剛薩埵為本尊,並藉由實修金剛薩埵 ,將能清淨吾人身、語、意的所有一切罪業與蓋障。

所以,我們必須藉由各種的方法,將我們身語意中所產生的罪業蓋障完全淨除;而對淨化罪業蓋障的方法而言,則包含了以密乘的方式,以及顯宗(也就是經部宗的方式),以這兩大方式來淨除罪業蓋障。而這些能夠真正完全淨化我們罪業蓋障的方法,皆是佛陀親自宣說的。

這些方法,主要是依據的佛陀開示而行,並未離開佛陀所講授的內容。例如:佛陀開示經部宗的方法,包含聲聞、緣覺乘,以及菩薩乘;另外,以密乘而言,即是所謂的密咒金剛乘。故而淨除罪障的方法,依佛所說具有這些不同乘門的方法,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金剛薩埵為本尊的法門,此外,與金剛薩埵相關聯者亦包含諸多不同的傳承及眾多不同的經典。

儘管此中傳承與經典眾多,然其本質都是一樣的,皆是為了淨化我們身語意的罪業與蓋障,以此之故,所有這些不同的傳承與唸誦的儀軌等等,基本而言(本質)是一致的。

時空到了現今的時代,大部份的人於學法上有著一種趨勢:即是深入鑽研與只要求、只想知道所求的法,其傳承是從何而來,唸誦此法的儀軌又是如何如何…,這未必不好。然而,往往就只偏重於此,並沒有再行去做更進一步的實修。只是以偏狹、有限與偏私的想法,專注並愛好某些傳承,或是某些的經典又是如何如何,卻不能夠真正的做到(金剛薩埵)法門的重點,也就是自己應該要去實修。

所以往往只是流於比較不同傳承的差別(這個傳承好,那個傳承又如何),這個經典寫得怎麼樣,那個法本又寫得如何,而不能夠回到不管任何傳承與任何經典,它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對治我們身語意當中的罪業與蓋障。

是以,最重要的部分是我們應該如何做到實修,以及如何去做實修,這才是關鍵的重點。如何做實修呢? 我們應該去學習與了解到如何在身、語、意三方面去做實修,而非一味的追尋這個傳承比較好;所謂的寧瑪、薩迦、格魯、噶舉等等,這些傳承這位師父如何,或那個師父比較優秀等等,或者是這個法本是誰所寫,而這個法本,又是從何而來的。我們應該回到最本初的重點,就是「自己應該如何去做實修」。

金剛薩埵可以說是密乘所有教法的核心,也是密乘之根基。密乘教法分為外層次的密乘教法與內層次的密乘教法。不論是內層次獲外層次的密乘教法,其雖具有不同的層次,但密法所謂的這些層次,並非意指這些法有所高下,而是其所實修的重點之不同。

於密法中,所謂密續的核心來源,即是金剛薩埵。其次,密乘教法其之相關灌頂、口傳與要訣,則仰賴於其傳承。傳承乃指:這些教法藉由代代相傳,將此教法所具之加持力,得以相續不斷。

那麼,這些教法如何能相續不斷呢?此之決定於上師本身的修持是否清淨,當然,弟子亦要清淨。亦即,上師是否具格,由具格的上師與弟子將此密乘教法的加持與傳承,代代相傳下來而無有間斷。

這樣的一個加持,到底什麼是什麼樣的一個加持呢?是所謂頭部的加持力,還是腳趾的加持力呢?是什麼的加持力呢?

此之所謂傳承所賦予的加持力,即是藉由灌頂、口傳,將教法的加持力給予,並延續而傳承下來。這些加持就在傳承的過程中給予,並經代代相傳下來。以傳承而言,主要包含了諸佛密意傳承、持明表示傳承以及補特伽羅口耳傳承。

所謂的諸佛密意傳承,乃由諸佛乃至於菩薩之間,以心意的方式直接傳授。而持明表示傳承就是以象徵表徵等表示的方式將法門給予傳承下來。而人口耳傳承(補特伽羅口耳傳承)就像我們這樣,以現今的這個時代來說,以所謂的人跟人之間這種方式,將這些法傳承下來。(註 :諸佛密意傳承,亦即諸佛不以表徵、語言、文字,直接以心意的方式,將法門傳授於菩薩;持明表示傳承,即以身形、手勢、象徵物這類表徵的方式,將法門給予傳承;補特伽羅口耳傳承,即如我們現在這樣,以語言、文字方式,亦即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將這些法傳承下來。)

以現今這個時代而言,所採取的法門傳承教授,就不只上述所言的這三種傳承方式,例如現在有許多殊勝的灌頂,以及口傳的法門,是經由網路的方式來傳授。

這種方式,在以往以及剛剛所提及的諸佛密意傳承、持明表示傳承是不盡相同的。如果就網路上觀看灌頂傳授,主要來說,若藉此以知曉此中開示與教授的內容,並從其中獲得一些法上的利益,敝人覺得如此是可以的。然而若僅只是想藉由重複觀看此灌頂影片,例如:實際上這個灌頂的日期、時間已經過了,但是你還想藉由重覆觀看此影片,並認為如此可以獲得此法的灌頂與口傳,那就與往昔佛陀所講的經教和話語,乃至於所提到的這個灌頂的傳承等等,就有所違背了。所以,若有人認為只是經由網路觀看影片,即可獲得此法門的灌頂與傳承的話,以這點而言,是敝人不認可的事情。

此外,有關敝人( 怙主 敏林堪千法王) 獲得此傳承的由來:主要是從依怙主 貝諾法王座前得到此灌頂;另外,亦從怙主 達龍哲珠法王的座前獲得此灌頂。敝人感到非常榮幸,能自此兩位殊勝的上師面前獲得這個灌頂的傳承。

我們要了解:為什麼來領受這個灌頂?我們領受灌頂的目的是為了實修,是為了修行而來領受灌頂。因此,倘若灌頂之後沒有進一步做實修的話,這樣領受灌頂而得到的利益就有限了。

此外,今天領受灌頂的另外一個「必要的」部分,各位要知道,在今天這個場合中,不管是傳授這個此法的灌頂傳法上師,乃至於所有來領受此法的受法弟子,都一定要以非常良好的動機,良好的發心來領受灌頂。

亦即要思惟,不只是為了個人的好處與利益,同樣的,也不只是為了自己身為人類的好處,而是為了包含六道所有的一切眾生,令一切的眾生都能脫離痛苦,都能夠證得佛陀果位的緣故,故而我來領受今天的灌頂。

同理,亦不是只為了個人能夠身體健康、或是能得致財富權勢,再或其他各種名聞利養而來領受今天的灌頂。而是必須以大乘教法所說的:以發起菩提心作為動機來領受今天的灌頂。( 1 ~待續)

2023怙主敏林堪千仁波切蒞台殊勝法音

睽違多時後,依怙主 尊貴的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應邀主法而即將於台灣轉動法輪 。 尊貴的怙主 敏林堪千仁波切於年初病癒後,將其首次的轉動法輪獻給了台灣,其意義與重要自是不言而喻,也是吾等之福報。 願十方珍惜、擁護與敬重三寶、法教及持明尊;唯願三寶與諸持明聖者垂憫天下蒼生 ,恆長金剛堅固住世!

願十方近悅遠來,共享法筵 !

【LIVE直播】敏林堪千法王,金剛薩埵四級灌頂灌頂法會

三門修持 ,愛在瘟疫蔓延時 ( 7 )

IMG_6878

時節已然進入冬天了。然而第二波或第三波的新冠肺炎( Covid 19)仍持續肆虐於此娑婆各處。人類與其他眾生也以不同的方式承受著苦痛;失去性命、罹病和苦難的種種情況繼續不斷地增加著。

相較於往年,經濟也因而惡化許多。但是倘若我們從輕鬆的角度、或是嘗試以正向積極面來看待,那麼,這段時日確實教導、讓我們思索,使我們真正瞭知了生活中的需求哪些是重要的?何者是真正所需的事物? 人們已經意識到此點,這對我們而言也是一種覺醒。

由於我很了解自己,所以我能談論自己。以我個人的經驗為例,我所意識到的是,於生活中所擁有的許多事物都並非是必要的。巨大的需求往往讓人們承擔更多的壓力、焦慮,而壓力帶來了失眠的夜,並造成許多健康上的問題。由於疫情令許多事物限縮,我開始知道,其實不需要很多事物,而且僅以少量的東西我即可生活。

是的,簡樸生活,我喜歡這樣的自己。但是,以這種方式生活,意味著人們的慾望無法實現。除非,或直至我們不再解析、不再推想擁有這些慾望會帶來什麼好處。爾後,理解、分析產生慾求的原因。渴求是無法完全被慾望所滿足的;沒有人能全然地滿意。佛陀曾多次提及,如果一個人無法滿足於其所有,其欲念就永無止盡。即使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仍然渴望擁有更多。如果不知足,總是常會感到貧窮和不滿意。那麼,這些感受與佛陀的實修是分開的嗎?非也。這是實踐,因為這會帶來快樂。

現在,我們分享有關瞋恚、惡意;對於其他有情的惡意情緒。這是第九項非善(德)的作為。

瞋恚(惡意)或許無法被人所察覺,但自心對己的起心動念卻是心知肚明。瞋恚、惡念的想法是心的謀劃;心策畫著一個人的思續,而惡念正是負面的計劃,其本質帶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之因,致使人的良善特質墮落。無奈的是,儘管他人不在乎你的想法,也不在意你,但你清楚自己對他人的瞋恚與惡念,而此令你感到不快樂。因為惡意讓自心面臨危險,並為了私心的高興而妥協。然而如此將會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因爲這讓你確切的瞭知自己並非一個仁慈的人,這讓人變得相當不快樂,對生活充斥了不滿意。因此,對個人而言,這是第一種,對自己的負面影響。

其二,是對他人與動物(其他有情)的第二種影響。 惡念會謀畫著掠奪他者的財富,以苛言穢語傷害對方,致使他人嫉妒、生氣,甚而引起爭吵,製造爭端以導致肢體上的動作。 任何事都可能緣於一個人的瞋恚惡念而發生,而且對自己和其他有情都造成負面的影響。

是以,無論何時念頭生起,每一次,我們都應始終注意,分析利弊,思考如斯想法、作法是否助益其他有情等等。請確認自己的初心與發心動機,永遠不要忘記此點。

人們必須照見自己的想法,一如我們照鏡子般; 看著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何以如此是重要的? 因為這對一個人暫時與究竟的快樂和安適是需要或必需的。 

所有幸福的關鍵是經過訓練的心智。 如果不修鍊此心,所有的痛苦或不快樂都將源此而生起。 因此,吾人應當始終意識、覺察到自己的念頭想法。 當面臨意想不到的境況時,對任何感到不佳、難過,或不滿意、不悅的任何事物,切勿立即採取行動。 

故而在做任何舉動之前,需要三思而後行。在進行發聲動作或肢體舉動之前,需要慎思,因為這會產生後果;業的因果。大多數曾有過瞋恚惡意者,會經歷不喜歡自己而感覺沮喪。 甚至不想看到自己的臉,因為覺得自己骯髒、卑鄙。 

今天就在此暫時停筆,直到下次發文前,希望各位時時照心如鏡。我所在的北印度,天氣已經很冷了,我將喝杯熱茶和午餐。也望各位仁者保重身體,心安自在。

With good thoughts |永具菩提心|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http://khenchen.pixnet.net/blog|https://khenchen.wordpress.com/|http://www.khenchenrinpoche.org/ |Minling Dorsem FB官方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敬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欲轉貼引用,懇請如理如法附上連結或註明緣引自本官方網站

三門修持 ,愛在瘟疫蔓延時 ( 6 )

IMG_5188

前述已提及身口意中,關於「意」的第一個非善的作為:貪欲。如今,世界各地有許多人因新冠肺炎(covid19)的嚴峻疫情而受苦,我希望大家一切都好,並能好好照顧自己和他人;期許我們在身口意上的正確作為,能令新冠病毒的危機,以及吾人所共同面臨的任何問題都將能夠很快的解決。

根據佛陀的教法,我們分享了身口意上的非善作為,但是,唯有大家將這些教義落實、付諸實踐,我們才能獲致善果,否則只是淪為口上空話和閱覽,這是無法見效的。

先前我們已述及了八種非善德的作為,包含關於身三業、語四業,以及「意 」—— 此中也有三種應避免的負面作為,我們已分享了其中的第一個。為了圓滿吾人所願,我們必須在身口意上進行修持, 如果純然閱讀著佛陀教法,抑或多年持誦咒語,卻在身口意的行為上並未積極的改善,一如前述,沒有什麼功德利益,也無濟於事。

所有的教法都意旨在令我們的身口意能有正確的改變。然而改變從不會自動的發生,也不會藉由魔法等出現,我們必須投入努力或實修。這就是何以所有佛陀的教法都仿若說明書,或是「 做吧」的導引、指南。

倘若我們只是持續著閱讀說明,而未曾實際操作使用,那是徒然白費了時光,無所增益。

即如我們一般常做的供水,供香,供燈等等,也應於此中帶來改變。因為諸佛菩薩從不需要這些;祂們不需要我們所做的這些林林總總,諸佛菩薩對於我們是否對其奉獻都不在意。 因為供水供香供燈供花的種種行為,其內在的意義是養成我們慷慨大度,能真誠地給予他者(布施)的習性。

不要認為如果供養則諸佛歡喜,如果不供養則諸佛慍,對諸佛菩薩是一樣的、沒有差別。佛陀於其開示曾多次提及:對諸佛菩薩的最上或最好的供養是做一個善好的人類;其他的物質供養則未曾提及, 是以吾人當知奉獻什麼才是最有價值的。

我們所做的這些,無非都是為了離苦得樂。然而沒有在身口意上下功夫改變,安樂不會到來。現在人們閱讀很多佛陀的經典、教法開示,但是可以覺察到人們並不快樂,或是生活一如既往未有絲毫變化。這便是對其所閱聽的教法並未付諸修持、實踐,我們當意識到此點!

所有的教法都意謂著從自身的身口意修持,但是改變不是藉著奇蹟發生,只能竭力或努力去實踐它。最佳的實例便是佛陀本人;他的證道沒有任何奇蹟, 他努力修鍊,我們都曾讀過他的生平。

生活中所有的財富,名聲,種種受用美好都來自於辛勤的工作, 沒有捷徑或簡易方法。與此類似的,為了一切暫時與究竟的安樂,我們亦應致力於身口意的修持。

為什麼所有的負面行為不好?因為它造成痛苦,諸如無財富(貧窮)、壽命短、病痛,甚至一個願望也無法實現。 正因這些帶來了吾人所不欲之痛苦,是以被歸因為人們應放棄的非德作為或負面行為。有關第九種非善作為—「病態的意念、惡意」,是所有這些行為的罪魁禍首,我們接下來將分享這些。於此之前,希望您就前述之八種身口意的非善作為能再次省思:是否佛所提出的這些真是如此?以及,自己是否如實於身口意上做到?是否實修之?

With good thoughts |永具菩提心|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http://khenchen.pixnet.net/blog|https://khenchen.wordpress.com/|http://www.khenchenrinpoche.org/ |Minling Dorsem FB官方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敬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欲轉貼引用,懇請如理如法附上連結或註明緣引自本官方網站

三門修持 ,愛在瘟疫蔓延時 ( 5 )

IMG_3948

上次我們述及了身和語的非德行為。 現在來談談意;我們的心如何造作痛苦與非善的行為。

ㄧ般而言,我們的思維主導了身和語的行動。 是以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心取決了善德或非德的作為;某些行為於外相上誠然看似仁慈,抑或富有同情心,然而動機如果是為了成就自我的滿足,則是偽善。 因此,所有的行爲無非取決於意識,我們的心。

渴望/貪圖/貪心, 皆是見及屬於他人事物的貪欲。 一個人可能會看到他人所擁有的事物、財富甚至是某種理想的特質,由於其看來不錯,甚具吸引力,因而產生了:「我(也)想要這些。 這些可能是我的。」的遐思,如斯造成了此類渴望與貪求的負面行為之因。

渴望/垂涎(貪圖)於動機和行動的本質是同一回事,因為二者都源自於心(意念)。一旦增長了欲求擁有屬於他人事物的負面動機,此將成為各種負面行為的基礎。並藉由貪欲、瞋恚等而表現於行為和言語上。
如此不僅會造成事物擁有者的傷害和不悅,也會給讓自己招致麻煩。

 我們要能瞭知,獲得任何所欲的事物並沒有真實的利益,乃因臣服、滿足於「慾望」從無止盡。 是以,倘若我們的目標是快樂或是獲致快樂––我們在此生所為無非都是為了住於安樂。那麼,思考一下,我們真的認為自己所有的作為能趣向幸福嗎?


貪求或渴望的心態永遠不會為自己帶來安樂,但總會帶來痛苦和諸多問題。 因此,如果一個人衷心想要獲致幸福,種種欲求的意念其實無法為你帶來幸福。為什麼呢?

因為當一個人「想要」某個事物並「得到」此事物時,往往想要的還會有第二項,甚或更多。結果是:採取的運作、行動只是讓自己和他人造成麻煩。 意識到此點,最好的作法便是避免欲求/貪求。一旦真正意識到欲求之心是「麻煩製造機」,我們就無需奮力去遏止它。因為當我們體悟到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在於欲求/渴望或貪求的思維,這種(欲求)力量的自身便會自然消弱。 

是以無論採取任何作為,皆需仔細或正確地思量是否如實有益。如果我們不曾思量,則有礙於我們修持的目標。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可能缺乏他人所擁有的事物、或是他人的個人特質如智能,健康,名望,青春狀態或是心靈成就等等;但是,一旦生起貪欲,我們的人格便往往被欲求所掌控,因為人們總是不會對自己所擁有的事物感到滿足。

換句話說,能夠滿足於己所擁有是獲致良好心態的最簡單方法。 如果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便能輕鬆地圓滿任何所欲,而不會造成他人的麻煩。如此,將成為宇宙中最幸福的人。
如果一個人持續著貪欲的心續,就永遠無法滿足。 對性的貪婪,對金錢的貪婪,對美麗的貪婪,對食物的貪婪,對房屋的貪婪,對名望的貪婪,對權力的貪婪,對朋友的貪婪等等。 由於永遠無法滿足,是以一個問題或欲求解決了,又會浮現另一個欲求,如此將總是無法解決問題,故而此非吾人的目標,也不應是吾等所嚮往的目標。

我們祈禱或是實修佛法是為了住於安樂。 倘若我們的思續多貪且自私,卻口誦著諸佛名號、心經或心咒,這是不會有什麼功德利益的。我們為了自我的利益而持誦或禱求,並非為了佛陀和菩薩,因為諸佛菩薩從不需要我們的任何事物。 倘若我們不改變思維,只是持續貪求著,並期盼得到諸佛的加被,或者企盼著來日前往佛淨土,然而只要我們沒有改變心態的格局,那麼什麼都不會發生。 佛陀多次指出,我們需要時常省思自己的意念,因為思想會引致行為。

再者,病態或惡意的念頭: 例如希望壞事發生於某人身上、 當他人失敗或不幸臨頭時感到歡喜; 再如競爭的意識:「哦,是怎麼弄糟的? 告訴我更多……」,對於不幸者而言,你並未具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抑或在一種憤恨或是嫉妒的情境下,希望禍害降臨他人,使其遭受危害並遇及困難。再或是希望他人傷害他自己、或欲其他人去傷害之,這都是以負面的動機,從而引致傷害的增加。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時,感到歡喜。

由於沒有純淨的動機,他人會覺察到這種動機和惡意,他們將開始不喜歡你,轉變為反對你,並變成你的敵人。 你會發現失去朋友,不再有朋友來幫助你。 這種動機對自己和他人都是不善的。 如果一個人意欲著某種傷害會傷及他人,將導致其涉及以各種方式給他人帶來傷害。 由於這種動機總是導致負面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需要避免病態與惡意的念頭的原因。這種意念的結果將導致「嗔恚」,而嗔恚便控制了我們的人格。 故而你總是發現自己無法獲致幫助,或者總是無從獲致所需要的協助。 而你總是在傷害別人,或者總是被他人傷害。佛陀多次指出,我們需要反醒自己的意念,因為想法總是導致行動。

邪見,我們要避免第十種負面的行為;也就是錯誤的信念或觀點。

當人們對某些涉及特殊的事物有錯誤的知見,諸如三寶(佛陀,佛法和僧伽)、不相信因果業力等。這可能不僅只與佛法教義有關,但是某人可能具有良好的動機並提供了不錯的建議,告知:「如此做是錯誤的。 您不應該如此做。」諸如此類。

如果明白他人具有良好的動機,其建議是具益的,如此對自己就會有益處。 然而倘若認為「這人不喜歡我,盡說些讓我不愉快的話、他意圖令情況對我不利」,那麼,這是一個錯誤,有了一個錯誤的認知。

在這種情況下,他人的良好動機就白費了,其之建議也無濟於事。 實際上,已成為一種傷害之源,因為此人將其意會為對自己有害。 因此,如果有人給了建議,請勿簡單地認為「這是不好的或是錯誤的」;我們不應讓自己輕易地陷入這種誤解,而應仔細地檢視,瞭解是否助益,以及所言是否出自良好的動機。盡力避免誤解和錯誤的偏見。

根據佛教的觀點,錯誤的觀點(邪見)將是所有非善作為中最糟糕的。 特別是,當人們相信沒有因果業力,據此觀點而誤以為持善不會帶來好處,惡行也不會招致害處。

檢視,分析和與理解事物的真實性,以及事物的真實本質與錯誤觀點相關的特殊修持。

佛陀多次指出,我們需要省思自己的想法,因為意念會導致行動、行為。 佛陀提醒我們,錯誤的觀點從而導致錯誤的決定,錯誤的決定導致錯誤的言語和行為。

有關生命的理念就像種子,藉由修行孕育。 如果它們是正確的,於我們修持中的所有其他要素將使其富有智慧:「就像將甘蔗種子,米粒或葡萄籽放在潮濕的土壤中一樣,從土壤和水中獲取的任何養分 ,都有助於其甜度,可口和純粹的甘味 。」

對於當代人來說,佛教最吸引人的是從不要求我們盲目信仰。 「正念」需要紀律嚴明的心智努力與細微的印證檢驗;我們總是被要求體悟,僅僅被告知是不足的,我們必須看看自己,藉由禪修和經驗(包括思考行為),一件事到底是如何引致其他的。

譬如,在了解業力或行為法則與其後果時,我們不僅必須了解業力是什麼,還必須了解具益及有害的類型是什麼,以及其之根源。於此,佛陀的教義起致了導引的作用。

我們自覺性地持守並修持,於練習時,不斷地測試並更深入地了解。 這樣做的最大價值在於讓我們的思想,以及由此產生的言語和行動中,總是得以覺察自己的出發點,以及對境、目的、行為與結果。

With good thoughts |永具菩提心|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http://khenchen.pixnet.net/blog|https://khenchen.wordpress.com/|http://www.khenchenrinpoche.org/ |Minling Dorsem FB官方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mindroling

 ◎All rights reserved. 敬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欲轉貼引用,懇請如理如法附上連結或註明緣引自本官方網站

三門修持,愛在瘟疫蔓延時( 4 )

IMG_3979

三門修持 ,愛在瘟疫蔓延時 ( 4 )

文 | 敏林堪千仁波切 |原刊載於2020.10月慈雲雜誌

With good thoughts |永具菩提心|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http://khenchen.pixnet.net/blog|https://khenchen.wordpress.com/|http://www.khenchenrinpoche.org/ |Minling Dorsem FB官方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敬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欲轉貼引用,懇請如理如法附上連結或註明緣引自本官方網站

珍惜身為人身的寶貴當下

331775777_1667907323677385_4133564350154926631_n

尊貴的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在靜養月餘後,於藏曆新年來臨前,仁波切於日昨返回寺院,敏卓林全寺僧眾與越南信眾團無不歡喜恭迎仁波切歸來;連仁波切所養的狗兒,亦開心得上前擁抱仁波切 ,十分溫馨 !

珍惜身為人身的寶貴當下

~~ 敏林堪千仁波切 Kyabje 9th Minling Khenchen Rinpoche

身為佛教徒、法的擁護者,我們大多肯定致力於佛法的修持;我們要修行佛法。但問題是,我們也常將修持佛法的念想視之為未來的一種規劃,認為自己日後必然會修持佛法。儘管具此自我承諾,卻對修行欠缺足夠的急迫感。這有什麼問題呢?好吧,我們想著:「我稍後、之後一定會修持佛法。」 然而稍後卻往往意味著明天。所以今天我們想:「明天真的得開始來做至關重要的修行啊 ~」但是當明天到來,又是一個新的今朝,然後陷入了「明天再做吧」的迴路;當下一個明天倏忽成為今天,明日復明日,稍縱即逝、時光流逝,日子就如此從一天天、幾個月過去了⋯⋯。我們總是拖延,欲於未來做最重要的工作(修行佛法),然而當無常降臨,生命也就這樣結束了。倘若死後可獲得另一個同樣珍貴的人身,那或許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沒有正確地運用此生,其實你未能得致人身啊。你將不會有相同機會,因爲珍貴的人身寶殊勝稀罕難獲 ( 編注 : 特別是如今各處少子化 ),除非我們充分利用此生,否則下一世並無法做我們真正想做的事。

拖延佛法修行的錯誤不僅如此,若將至關重要的修行推遲到明天,那麼我們就需自問為什麼如此做 ? 把至關重要的修行拖延到明天,那今天要做什麼 ?然而,當我們審視今天所做的事務時,拖延的原因卻往往是自己纏縛於世俗事物,而這些常損自身業力。這表示我們今日所為非但沒有修持必要的佛法,反而可能積累了投生下三道的因緣。

因此,當我們認為寶貴的人身生命總是長久存在,便會產生自己擁有許多時間和空間的心態。然而如此的想法是一回事,實際上當我們談論擁有寶貴的人身與生命的機會,所指的是擁有當下、這個確確實實的當下時刻、生命中的當下瞬間,這才是我們需要珍惜把握以及需要用來修持佛法的。倘若不是如此做,那就如前所述,難能再具相同的機會。珍貴的人身寶之難得,在許多經文中都曾提及其之稀罕難值遇,一如將極其微小的事物擲進無垠浩瀚的空間,相遇機會微乎其微,故而珍貴的人身寶在來生是很難得獲的。一方面,我們不知道來世或前世,但實際上,若想知道,我們亦可從自己目前諸多情況去了知。事實上,我們今生已獲殊勝人身寶且值遇佛法、並擁有信念與修持佛法的特質,此皆緣於宿世行持善業的結果,這是吾人可理解的。與此同時,我們也知道能夠多快速地吸取與融會貫通佛法的思維,能夠多迅速多好地禪修靜坐並獲得禪修靜坐的結果,這些事情有時是困難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有來自過去的良好的業力,我們可以理解在過去生中必須做了什麼才能獲致人身,但另一方面,只是這麼多。不僅如此,當我們內觀時,我們發現自己仍然有很多的執著、對自我中心的渴求、憤怒,以及所有的心毒,我們現在擁有的是這些事物的混合體。這是我們過去所有作為下的累積結果,我們藉此可了解自身諸多過去。

現在,如果我們想知道未來的生命模樣,首先便必須意識到自己所能做的事物正是運用著過去所得獲的資糧。我們目前看到的往往都是往昔的習慣所累積成的習性。例如,倘若某人非常熱衷於藝術,它就會成為一種習性,使其非常欣賞藝術,一旦看到藝術品,腦中所思所想就是相關於藝術之種種,並能看懂作品與欣賞之。以上僅是一個例子,說明心靈是一個創造性的習慣。因此,倘若我們審視此生將發現,如果確實培養修持佛法的習慣,並在當下盡最大努力,那麼我們的習性將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並能助益於確保未來的人身寶。但,倘若我們仍追求與放逸著負面習慣,並餵食著負面習慣比正向積極的習性更多,那麼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會顯示很清楚,這些負面的事物具有強大能量,將能把你不斷地往下拉沉。

投生為人難得今已得;我們或有這樣的感覺,認為自己也許在前世做了許多善好之事,此世才能得獲人身,擁有不錯的資糧。往昔因地發生的事情,我們累積了一些資糧,而可能已擁有下一個、甚而下下一個人身寶的生命。倘若如此,因其過去眾多的功德,而擁有許多資糧的某些清淨的眾生,便會如是於心中顯現出來。同時其作為將是非常純淨,並會自然而然地捨棄輪迴,心中恆常對眾生懷有熾熱的愛與慈悲,佛法在心中油然而生。倘若情況並非如此,須知我們就沒有過去的善因來保證未來世可得獲殊勝的人身寶。

因此我們必須檢視今生正在做的事情。除非確知自己能至西方淨土,否則需要做什麼才能讓我們的來世至少能得獲珍貴的人身寶呢 ? 其實答案很清楚,我們需要以純淨和道德的方式來生活;行為端正、觀察自身習慣與習性、具備責任心、培育慈悲心,修行六度波羅蜜等,這些皆是未來重生為人之因。所以,若我們沒有往昔的資糧、此生又沒有大量行持來世可生而為人之善好,那未來世將如何得致人身寶呢 ?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需要使自己的生活是具有意義的生活。讓它完成它需要完成的事情,這意味著現在就做,而非有很多時間可以閒耗著,因為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無常來敲自己的門。我們沒有固定的壽命,我們甚至無法規劃在生命剩下的日子先做這個然後再做那個。我們沒辦法,我們不知何時死期將至。我們必須檢視自己的生命已如何運用、做了什麼。

 是以,讓生活有意義,即意味著讓今天有意義、讓當下此刻具意義。這寶貴的人身不單僅意味著一個人的存在,而是包含所有古老的人類。雖投生為人但並不意味此人一定有機會親近與修行佛法,於歷史上,此世界有許多地方是無佛且不具佛法,因此其雖生而為人但卻並非我們所指的:獲致寶貴人身的機會。能得獲人身並聽聞佛法是值得非常歡喜的事。許多人生於無佛住世或無佛陀教法的時代。而我們現在仍處於佛陀降臨的世界,祂不僅曾來過,還教授其所有的佛法,同時佛法至今仍鮮活與真實。佛法不僅仍在世間,並且就在我們現今的現實生活中有著佛法寺院與佛學中心、有善友、有善知識與老師完美地創造了此生修行佛法的機會。此外,我們嚮往修行、與其有連結感、亦對三寶有信心。我們對法的信任是理性的、嚮往之,並對此中真理有些許體驗。當你思考此之事實時,會發現我們生而為人並能接觸佛法是何其殊勝,因為他人可能完全不具此機緣;這是珍貴的寶石,如同佛陀的滿願如意寶,而這就是能讓我們的生活與當下變得有意義的珍寶。

其之如此珍貴是因我們具有機會修行、並真正付諸實踐,發揮作用,這是緣於我們擁有此中所需的能力而具可能性。有時人們有耳卻聽不見、有眼卻看不到;有時人具大腦,但它或有某些問題而無法真正思考等等。然而對我們來說並非如此,因我們具備所需能力並領受佛法之攝受,故具機會能確實而有效地實修佛法,這是殊勝人身的最上珍貴之處。

當我們具此認知時,所有的這些事情 — 我們身為人、生活在具有佛法的時代、嚮往佛法、具備所有的能力與其可能性,所有的這些就像個黃金壺,若你擁此珍貴容器,那就必須放入珍貴寶物,請您把佛法甘露放入壺內吧!我們自身便是此之黃金壺,但自己卻可能把垃圾、廢物、排泄物和骯髒具毒之物放進去了,那就真的太遺憾了。

總而言之,我想提醒大家的重點是 : 「珍惜身為人身的寶貴當下」。人一出生即邁向死亡,由於未知此生仍剩下什麼,所以最重要的無非是寶貴的當下,請充分利用我們擁有的這個機會,永遠不要浪費寶貴生命中即將到來的一切。於2022年底至2023年初的一個半月裡,我生病了,並住進加護病房。在那段時間,我開始了解並意識到我的健康生活、時間與食物的寶貴,即使僅是一小杯水也彌足珍貴!我學到許多,也體驗到生命是多麼寶貴與脆弱。雖我曾研究、練習和分析人身的珍貴,但此實際的體驗對我來說是種恩典。雖然待在加護病房的兩個星期十分艱難,但我經歷與體會到人類出生及生命的脆弱,如今對我來說是種祝福。因此,敝人謙卑地請求大家~~請不要,也不應浪費寶貴的時光。請依據自己的時間,務必維持自身健康。當一個人生病時,在那段時間裡往往能知道誰真正關懷他,而誰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永遠記得保持身心健康。由於三寶的加持,我現在好多了。我更加意識到什麼是生命中首要之務。生命不僅是人,螞蟻、狗、雞、蟲、牛等諸眾生無一不具生命與感情,僅是外表形態之異,但卻具有和人類相同的覺受。他們有父親、母親、兒子、女兒、親屬眷友等,並像我們一樣想獲得安樂與幸福。世間相依,所以我們都需要彼此照顧、自利利他。請做個良善之人,這就足以讓我們獲得幸福。

 
敏卓林寺僧眾與越南信眾團體,歡迎尊貴的敏林堪千仁波切返回寺院 Mindroling Shanga and Vietnam follower group welcome Kyabje Minling Khenchen Rinpoche back to Mindroling monastery India |2023.2.15
 
བླ་མ་སངས་རྒྱས་བླ་མ་ཆོས། །
上師即佛師即法
Guru is Buddha, Guru is Dharma,
དེ་བཞིན་བླ་མ་དགེ་འདུན་ཏེ། །
如是上師即僧伽
likewise the Guru is Sangha,
ཀུན་གྱི་བྱེད་པོ་བླ་མ་ཡིན། །
一切作者乃上師
Everything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Guru,
བླ་མའི་ཞབ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
上師足前我祈請
In front of the feet of Guru, I supplicat

海會雲集共齋僧~最上吉祥|印度德拉敦供佛齋僧大法會

322848770_1335263560641002_2032055486506460040_n (1)

最上吉祥!

尊貴的怙主 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Kyabje Minling Khenchen Rinpoche ) 謹受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Chung-Hwa International Merits Society of Buddha-puja and Sangha-dana )的委託,於印度德拉敦縣敦珠林藏人營區之密嚴鄔金敏卓林之前譯高級經續善說洲佛學院敬於藏曆2149年9月29日(西元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下午2時至4時,為能消除全球此正發生之戰爭、瘟疫、飢饉等一切惡緣,受用和平吉祥,特別是為成就一切亡故有情眾生之善根,精要共同修誦餗煙供與《普賢行願品》等迴向祈願文。其次以茗茶、糕餅、緣金等恭敬承事供養為行祈願而駕臨與會並且賜予關注之十方僧眾大德此殊勝勝供僧盛會共1052位僧眾接受供養,願饒益人天、願ㄧ切有情得離苦得樂、願世界和平祥瑞 ,願國泰民安 !
 
謹向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敏卓林團隊( NNC Team )致意!有著所有參與者美好心意的勝會,相信佛陀與諸天聖眾皆歡喜開心。
 
༄༅།།དགོན་པའི་དབུ་འཛིན་ལས་སྣེ་ལྷན་རྒྱས་ལ་ཆེད་ཞུ།
རྡེ་ར་རྡུན་དོན་གྲུབ་གླིང་གཞིས་ཁོངས་སུ་གནས་པའི། འོག་མིན་ཨོ་རྒྱན་སྨིན་གྲོལ་གླིང་གི་བཤད་གྲྭ སྔ་འགྱུར་མཐོ་སློབ་མདོ་རྒྱུད་ལེགས་བཤད་གླིང་ནས་གོ་སྒྲིག་ཞུས་ཏེ། བོད་རྒྱལ་ལོ་ ༢༡༤༩  ཟླ་ ༩  ཚེས་ ༢༩  སྤྱི་ལོ་ ༢༠༢༢ ཟླ་ ༡༡ ཚེས་ ༢༢ རེས་གཟའ་མིག་དམར་ཉིན་རྒྱབ་ཕྱག་ཚོད་ ༢ ནས་ ༤ བར། འཛམ་གླིང་འདིར་ཡོང་བཞིན་པའི་དམག་འཁྲུགས་དང་། ནད་ཡམ། མུ་གེ་སོགས་སྐལ་ངན་མཐའ་དག་ཞི་སྟེ་ཞི་བདེའི་དཔལ་ལ་ལོངས་སུ་སྤྱོད་ཐུབ་པ་དང་། ལྷག་པར་དུ་ཚེ་ལས་འདས་པའི་
སྐྱེ་འགྲོ་སེམས་ཅན་ཐམས་ཅད་ཀྱི་དགེ་རྩར་དམིགས་ཏེ། གསུར་མཆོད་དང་།   འཕགས་པ་བཟང་པོ་སྤྱོད་པའི་སྨོན་ལམ་སོགས་བསྔོ་སྨོན་སྟབས་བདེ་ཞིག་ཚོགས་འཆར་ལ། 
དེ་ནས་དགེ་འདུན་པ་ཁག་ཅིག་སྨོན་ལམ་དུ་སྐྱབས་འཇུག་ཡོང་བ་ཞུ་རྒྱུ་དང་།   ཚོགས་སུ་གསོལ་ཇ། བཞེས་བག སྐུ་ཡོན་བཅས་མི་དམན་པ་བསྙེན་བཀུར་འབུལ་ལམ་ཞུ་རྒྱུ་བཅས།   སྔ་འགྱུར་མཐོ་སློབ་མདོ་རྒྱུད་ལེགས་བཤད་གླིང་གི་རྒྱུན་ལས་ཡིག་ཚང་ནས།  སྤྱི་ལོ་ ༢༠༢༢  ཟླ་ ༡༡ ཚེས་ ༧  ལ་ཕུལ།།
 
 Kyabje His Holiness the 9th Minling Khenchen Rinpoche was entrusted by Chung-Hwa International Merits Society of Buddha-puja and Sangha-dana Taiwan for  world peace and sentient beings to hold a grand sangha offering ceremony in Mindrolling Buddhist College on Nov. 22, 2022 . Many monasteries participated, and a total of 1,052 monks accepted offerings.
Thanks to Kyabje Minling Khenchen Rinpoche and the team of Mindrolling Buddhist College (NNC) for their hard work in preparation. Thanks to sponsors -Chung-Hwa International Merits Society of Buddha-puja and Sangha-dana Taiwan . 
 
 
■齋僧大法會前清潔整修顯密明處經院之大殿
 
322471639_713840326728361_1096334461039285587_n
 
■ 五大傳承之僧陸續依序入場
 

■ 齋僧當日檀城 

■ 齋僧法會|真實微妙清淨之中 ….
The real miracle resides in purity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供養 ∼ 護法安僧 續佛慧命 ∼
經典云:「僧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
《長阿含經》云:「天及世間人,唯佛為最上,欲求大福者,當供養三寶。」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供養的行為本身並不是重點。以良善的發心進行供養,則供養的行為是微小或是廣大並不重要。
供養所依物有兩種,其一是屬於自己所有之物,其二是非己所有之物。如果想進行供養但卻身無長物,則可以美麗的青空、花朵、花香、陽光、旋律動人的歌聲等以進行供養。對我們而言,最寶貴的是身、語、意三門,故可以藉由追隨佛陀的道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幫助眾生來供養自己的身體;語的方面,藉由唸誦祈請文或只是用簡單的方式以告訴他人有益的話語來進行供養。心的方面,對所有有情眾生生起慈悲心也是一種供養。以佛教的用語,五大聚合是可以拿來進行供養的。
供養之後不應有後悔之心。倘若如此,會有火燒功德林的結果,於是無法利益任何人,包括自己。
一旦進行供養之後,就別再放在心上,繼續去過日常的生活,不要去回想或想知道會有什麼結果,抑或懷疑供養的對境。例如向一位師長供養之後,就對這位師長縈繞著一堆問題,像是:我所供養的人是否是一位好的師長等?如此不僅會損耗你的供養也會讓你的人格有所缺失。知名的印度聖人卡拉達(Kalidas)曾說:「從事善行但不要老想著結果,就只是丟開它。」丟開它意味著不應該持續在心中想著它。
不論從事任何善行,不管是小或大,都應該迴向所有的有情眾生。有許多迴向文可以唸誦來幫助去除對供養的執著。願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眾生離苦及苦因。願眾生安住平等捨。
簡短的迴向文可以參考如下:願以此功德,令眾生希欲願滿足。
─ 敏林堪千仁波切|H.H.Minling Khenchen Rinpoche | https://khenchen.pixnet.net/blog/post/26885491
 
 

……………….
隨喜 ~~《台灣林口國際齋僧》
佛法傳入台灣300多年,直至1979年起由普門文庫定期舉辦齋僧大會,演進成選定寺院外的場所集體供養僧眾,直到2003年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成立,集體供僧形式已在北台灣有持續38年。
國際齋僧大會的宗旨乃基於孝親報恩,其源於佛說盂蘭盆經,每年僧團於農曆7月15日,由在家者備飲食、資具等虔誠供養,並將功德回向給父母、親眷,應時解脫、出離三離之苦,這也是經典中,佛告訴目連如何救度落入餓鬼道的母親的方法。
此外,源此勝會,更供養了南傳、漢傳,藏傳等三大傳承,也遍及中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及不丹等國家,至去年底累積海內外供養達34萬多僧次。對於國際交流與佛法無別融合多所饒益!

三門修持 ,愛在瘟疫蔓延時 ( 1 )

275843014_4971517369597125_3401096717389074913_n (1)

三門修持 ,愛在瘟疫蔓延時 ( 1 )

文 | 敏林堪千仁波切 |原刊載於2020.7月慈雲雜誌

在疫情封鎖期間,我認為讓自己保持安全與擁有健康的身體,並食用健康的原型食物是關鍵的……此外,在這緊張時期,尤為重要的便是趁此際專注於實修佛法。一來我們現在有了更多的時間,同時也能幫助我們應對目前的新狀況。

自我上次提筆已有一段時間了,感謝慈雲雜誌吳居士的邀稿。

序已是二0二0年六月, 遇及此次世界各地發生新冠肺炎(Covid -19) 疫情,今天在運動之後,我放鬆身心,並飲用溫檸檬薑水以增強免疫系統。個人運動的鍛鍊對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故而目前我每天運動約1小時10分鐘,燃燒約585卡路里的熱量,如此使我保持平靜、身體感到輕盈、心情舒暢。在疫情封鎖期間,我認為讓自己保持安全與擁有健康的身體,並食用健康的原型食物是關鍵的;例如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及多吃蔬菜和水果。若人人如此做,將有助於維持自身的健康。此外,在這緊張時期,尤為重要的便是趁此際專注於實修佛法。一來我們現在有了更多的時間,同時也能幫助我們應對目前的新狀況。        

首先談談有關身的修持。

一般而言,有許多關於佛陀教義的書籍,也有許多學者對此中教義的評論。在大乘佛法和金剛乘佛法中,儀式和誦經的練習亦不少,而這些都是為了使我們的作為獲得改善、轉變和正向的變化。

眾所周知,身的非道德作為:諸如殺生、偷竊和不當性行為。

殺害,涵括奪取動物與昆蟲等生靈的性命都是非善的作為。 殺生— 無論是自殺或是殺害其他有情眾生都是不道德的。何以故?因爲所有的有情眾生咸非希望被傷害,而失去生命正是一生中最悲慘之事。 現在,我們吃得健康以照顧自己的身體及維繫生命。此外,為使身體健康,我們運動、補充營養,及運用整型手術或使用化妝品等以美化身體;為了保暖,我們穿上禦寒衣物及使用暖器;在夏季,啟動冷氣保持涼爽,此外,我們穿著漂亮的服飾以美化身軀。透過種種方式,我們一生都在關心著這個身體啊!然而,有生命的身體才具有意義,無生命的身體則毫無用處;沒有身體,此人就不存在了! 是以,我們若能仔細觀察與思量,我們確實是為了這個身體竭盡所能地做著所有的事。身體對我們來說非常寶貴,這就是佛陀何以提及人身的殊勝。藉由確實的思考,我們瞭知人身對我們彌足珍貴。

一樣的道理。身體的價值不僅對於人類至關重要,對於動物和昆蟲亦是如斯;牠們也很努力地照護著自己的身軀,因此,間接或直接傷害其他眾生的身體是極為不善的作為,而且加害者與受害者都會受到傷害。 而殺生者是極度自私的,因其毫不珍視對方的生命(及其身體)。因小事物而殺害另一個有情眾生是不為他人著想的自私作為。仗恃著人類身型等之優勢,奪取無助動物的生命以獲取利益、食物,也非善德。就像我們珍愛自己的身體和生命一樣,動物也有牠們的家庭與感情,牠們一如我們照護身軀,其唯一與人類不同的是身體結構。倘若人們將自己的生命列為優先而不照護其他眾生的生命,無論原因的大小而殺害動物或人類,都將導致來生墮入下三道。

一般而言,我認同人類的生命是寶貴的,但人類也會做出令人難以想像的壞事。例如製造核彈足可摧毀整個地球、持續污染和破壞大地環境。事實上這個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許多科學家一直嘗試著尋找另一個適合人類的星球,但仍無結果。然而,如果人類願意做善行,也有典範如佛陀和其他楷模讓我們學習。 至於間接傷害的行為,是指認同、稱許或隨喜他人的負面行為( 例如:殺生 ),以及在財務、言語上支持這些作為。(part 1 • 待續)

—敏林堪千仁波切 | 刊載於佛教慈雲雜誌7月號2020

(part 1 • 待續)

敏林堪千仁波切說故事|「貝諾法王啊! 那兩個祖古,借了我的錢就跑掉了!」

 

IMG_5957

 頂禮依怙主 貝諾仁波切

/ 敏林堪千仁波切說故事 /

他心裡想著:這兩位祖古大概就是那種痞子祖古、無賴祖古,借了錢走,應該就不會再回來了。老喇嘛心中惴惴不安 ……

那是天氣晴朗但冬風冷冽的2022年1 月14日。我等隨同尊貴的依怙 敏林堪千仁波切應邀參觀位於三峽的台北大學,於結束充實的行程後,仁波切體恤吾人,讓吾等隨同弟子與人員,共仁波切於山間午茶。席間,貝瑪慈寧師兄感謝仁波切破費招待大家午茶,輕鬆閒談間,仁波切驀然憶起往事,娓娓道出昔日其於南卓林寺中發生的小故事。

(至今細細回味起來,內心仍持續著暖暖的感動 )

敏林堪千仁波切說:其實,他自貝諾法王的言行和身教中,深刻感受到:在貝諾法王的觀念裡,從不認為自己應是高高在上,單向接受十方四眾弟子供養的對象;法王自己也不斷地布施供養所有的僧俗大眾。以前我(敏林堪千仁波切)在南卓林寺讀書的時候,貝諾法王就經常的叫祖古們一起來用餐吃飯。

貝瑪慈寧一聽,隨即道:「 是啊,是!回想當時,我(貝瑪)在南卓林寺讀書的時候,真的也常有機會和貝諾法王一起晚餐。那時是1999年,當時,貝諾法王時常會在寺院外不遠的小鎮設宴,尤其是外國遠道而來的賓客,都常有機會與法王、揚唐仁波切同桌吃飯。但現在一聽仁波切您說,才知道原來在更早之前,當您 (敏林堪千仁波切)還在南卓林寺就讀佛學院的時候,貝諾法王就已經常常自己出資請大家一起吃飯啊!」

(敏林堪千)仁波切說 :「是的!不只是如此,當時曾發生過一件有趣的事!」

話說,仁波切在南卓林寺讀書時,與祖古噶拉多傑仁波切正好也是同學。當時大家都很年輕,離家在千里之外。身為佛學院的學生,雖然是轉世祖古與教法的傳承執持者,可是身上其實沒有幾塊錢,可謂生活清苦。

某次恰逢長假,兩人為了從南印度返回北印度與不丹的家鄉探視父母親人,他們兩位祖古向一位老喇嘛借了7000元盧比(現約折合台幣3500元),也答應老喇嘛所開出的借款條件,必須在還錢的同時支付若干利息。

當長假結束,由於當時印度的交通相當落後不便,仁波切與噶拉多傑祖古大約晚了四、五天才回到南卓林寺。然而,當時他們的遲歸,竟令那位老喇嘛為此事感到非常的擔憂與害怕。他心裡想著:這兩位祖古大概就是那種痞子祖古、無賴祖古,借了錢走,應該就不會再回來了。老喇嘛心中惴惴不安。

最後,老喇嘛實在是擔心到忍不住了,他跑去貝諾法王跟前講述了此事:「法王啊! 那兩個祖古,借了我的錢就跑掉了,現在假期結束了,竟然還沒有回來!?我想他們應該是不會再回來寺院讀書了。我已經年老,如果之後我死了,請法王務必記得代我向他們要回這筆錢啊!」⋯⋯「這筆錢,我就供養給法王您 !」,老喇嘛最後不忘補了這句話,他要把這筆錢供養給貝諾法王。

貝諾法王聽了,十分詫異。法王說:「蛤?他們倆跟你借錢?借錢事小,但是,你怎麼擔心成這個樣子?他們是怎麼跟你借錢的?」

老喇嘛一五一十地將祖古們借錢的情形向法王報告。法王接著問:「那你對這兩個年輕祖古算多少利息?」

老喇嘛答道:「我借給他們7000元,他們之後必須支付500元的利息錢給我。」

法王一聽,生氣的說:「你……你怎麼這個樣子呢?他們一定會回來,可是,你居然跟他們要這麼重的利息錢!?怎麼可以做出這麼死要錢的事情?你是僧人啊,怎麼可以這樣,你還要不要臉啊!」

法王氣憤的說:「來!你不用跟他們要錢,我給你!他們沒有還你錢,你就覺得自己快要死了,是不是?」

「我現在就給你這筆錢,那你現在就可以立刻去死一死!你現在就放心的死吧!趕快去!」

法王ㄧ劈頭就把老喇嘛罵個昏天暗地!更是威嚴凜然的,藉此直指出老喇嘛對祖古們索取高利的不當作法:「既然你那麼害怕,我現在就代替他們還錢給你,那麼,你現在有錢了,就可以趕快打包去死一死!高興而滿足的死!!!」

我們聽到這兒都忍俊不住的笑了!這是多麼溫馨的故事啊;既是好笑,又是深深的感動!即使發生這樣的事,貝諾法王未曾絲毫懷疑過敏林堪千仁波切與噶拉多傑仁波切,他始終相信兩位祖古一定會回來繼續求學、求取真理。雖然法王的身旁和寺院中有無數的弟子,但是法王對於這兩個孩子的性情是深切瞭知與愛惜的。

當然,此際大家也因仁波切講說這段真實的人生插曲而深深念想起貝諾法王。

仁波切還進一步補充,仁波切說:「貝諾法王始終體恤做事的寺院僧俗;不是只有吩咐大家去做事,法王有時甚至會給做事者一些補貼跟工資。當法王有多餘的錢或收到的供養多一些時,這些錢也不會放在身上,法王總是盡量讓這些為佛法和為他服務做事的人,能不需自己貼錢、能有一定的受用和安全感。法王一直體諒與愛護大家,也因為這個緣由,法王常會主動出錢請大家吃飯。」

許師姊聽後跟我們說:「今天這個小故事,更印證了敏林堪千仁波切便是依循著貝諾法王的身教而行啊!不覺得仁波切也時常款待佛學院的堪布洛本師生們嗎?還有每個月給予佛學院師生的學習教育金(津貼),緣起也許就是這段往事吧!因為仁波切曾說,這小小的錢,能讓遠離家鄉的學僧們可以自行決定如何支配:買些好一點的食物吃、買些參考書籍文具,或是存起來當作交通經費…… 」

總而言之,不論是敏林堪千仁波切或噶拉多傑仁波切,這兩位重要的法脈傳承持有者,目前也都是法王級的上師了;他們不負貝諾法王的教導,在世界各地勤加轉動法輪。而貝諾法王慈悲的身語意,相信也能藉由他們,饒益有情無數。喇嘛千諾 ,喇嘛千 !

文 |EasternSun 編輯團隊